上海市 本华亭县地,曰华亭海。后以人烟富庶,海舶辐辏,遂成大市。宋绍兴中,于其地置市舶提举司及摧货场,曰上海镇,以地居海之上洋,故名。元割华亭地置上海县,清属江苏松江府,苏松太道驻之,民国初为江苏沪海道治,凇沪护军使亦驻之。十三年江浙战争后,废护军使,合宝山县之吴淞镇及附近市乡定为凇沪特别市区。十七年,国民政府废沪海道,划县境之十一市乡及宝山县之一部置上海特别市,原定以上海全县,宝山县之划入凇沪商埠区域各乡,大场杨行二乡,及松江县莘庄乡之大半,南汇县周浦市及分隶松江青浦两县七宝乡之各一韶,为上海特别市区域,先行接收者,为上海县之沪南、闸北、洋泾、蒲淞、引翔、法华、塘桥、杨思、漕泾、高行、陆行等十一区,宝山县之吴淞、高桥、殷行、江湾、彭浦、真如(即旧时划入凇沪商埠区域)等六区。十九年改称上海市,直隶于行政院,市境有水曰沪渎,故简称沪。黄浦江一名春申江,亦简称申。地当吴凇江与黄浦江合流之点,东西两洋之冲。清道光二十二年,中英江宁议定条约订开商埠,设江海关,我国第一通商港也。旧有县城巳拆毁,改筑广道,设环城电车,沪南有上海制造局,相近之高昌庙有江南船厂,沪南闸北之间有法租界、公共租狰,京沪、杭甬、淞沪三铁路交点于闸北。江海汽船均以此为起点,以黄浦江滨为停舶处,沪闵南柘汽车道起点于沪南,沪太、江湾、真如等汽车道皆起点于闸北,交通发达,工商业极盛,居民三百余万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