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复古年谱 79-83岁 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作者:戆斋  文章来源:(天涯博客)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11/5/1 9:29:32  文章录入:吴金全  责任编辑:吴金全
 

吴复古年谱 79-83

 

神宗元丰五年壬戌(1082 七十九岁
   
约是年,先生寄送建茗、沙鱼、赤鲤和扶劣膏等物品与苏轼,并问及苏子,轼有谢简,并回赠李明所画山水横卷。
  
《苏轼文集》卷五十七《答吴子野七首》第三简:寄惠建茗数品,皆佳绝。彼土自难得茶,更蒙辍惠,惭悚!惭悚!沙鱼、赤鲤皆珍物,感怍不可言。扶劣膏不识其为何物,但珍藏之,莫测所用,因书幸详示谕也。近有李明者,画山水,新有名,颇用墨不俗,辄求得一横卷,颇长,可用大床上绕屏,附来人纳上。江郡乃无一物为回信,惭悚之至。儿子无恙,承问及。
   
按:邓椿《书继》卷六《李明传》叙此事。


   
秋,苏轼致书李公择,言及先生寄及扶劣膏,意为佳物,并问可识何物。
  
《苏轼文集》卷五十一《尺牍》:《与李公择》十二简:秋色佳哉,想有以为乐。人生唯寒食、重九,慎不可虚掷,四时之变,无如此节者。近有潮州人寄一物,其上云扶劣膏,不言何物。状如羊脂而坚,盛竹筒中,公识此物否?味其名,必佳物也。若识之,当详以示,可分去,或问习南海物者。
   
按:参见《答吴子野七首》第三简,知此处潮州人即为先生。


   
是年或下年初,先生去简苏轼,念及李师中之死,并有北行之意。轼复简,邀其迂路相见。
   
轼复简第四:每念李六丈之死,使人不复有处世意。复一览其诗,为涕下也。黄州风物可乐,供家之物,亦易致。所居江上,俯临断岸,几席之下,风涛掀天。对岸即武昌诸山,时时扁舟独往。若子野北行,能迂路一两程,即可相见也。
按:据苏轼与先生第五简,先生曾于元丰六年春夏间至黄州访苏,时苏以拙疾畏风殊不尽欵意。先生此次黄州之行,应即应苏轼第四简所邀前往,故系此简于此。


   
或于此时被举孝廉,赴北谒选。
  
《族谱》旧序五《潮州吴氏延预公系族谱序》:次复古,神宗时以孝廉举,初授皇宫教授。
   
按:《族谱》称先生神宗时以孝廉举,或于此时赴京谒选。至于授职皇宫教授,则未见于府县志及各家别集等文献中。暂系于此。


神宗元丰六年癸亥(1083 八十岁
先生约于春夏间至黄州探访苏轼。
  
《苏轼文集》卷五十七《答吴子野七首》第五简:某启。某少时在册府,尚及接奉先侍讲下风,死生契阔,俯仰一世。与君相遇江湖,感叹不已。辱访山中,愧不能款。数日,起居佳否?以拙疾畏风,不果上谒。解去渐远,万万自重。
按:《答吴子野七首》第五简一作《与吴将秀才》。

   
据《苏轼文集》卷五十八与沈辽(睿达)第一简云:今年一春卧病,近又得时疾,逾月方安。卷五十一《与滕达道》第五十八简:某感时疾,卧疾逾月,今已全安。《苏轼年谱》系与沈简于六月左右,则苏轼于是年春和五月曾两次卧病,先生过访,苏时以拙疾畏风,未详何时卧病,故暂系于春夏间。

   
先生离黄数日后,苏轼曾去简问候,并言及少时值史馆尝及接见先生先侍讲宗统。
   
苏轼与先生第五简:某少时在册府,尚及接奉先侍讲下风,死生契阔,俯仰一世。与君相遇江湖,感叹不已。……数日,起居佳否?以拙疾畏风,不果上谒。解去渐远,万万自重。

   
约下半年,先生仲子秀才芘仲曾寄长笺与苏轼,轼有简答先生,于芘仲赞誉有加。

苏轼与先生第六简:令子秀才,辱长笺之赐,辞旨清婉,家法凛然,钦味不已。老拙何以为谢,但有愧负。
   
按、苏轼于《与吴秀才三首》第二简中言及吴秀才名昆仲(应为芘仲),并有文字交往,则此吴秀才应为先生仲子芘仲。



神宗元丰七年甲子(1084 八十一岁
约是年或之前,李士宁卒。
  
《苏轼文集》卷八十八《书子由梦中时》:元丰八年正月旦日,子由梦李士宁相过,草草为具。梦中赠一绝句云:先生惠然肯见客,旋买鸡豚旋烹炙。人间饮酒未须嫌,归去蓬莱却无吃。明年闰二月六日为予道之,书以遗迟(苏迟)云。
   
按:据孔凡礼先生考证,云辙梦赠李士宁诗,云归去蓬莱,知李士宁已卒。元丰八年正月旦日梦,则士宁当卒于此之前,故暂系于七年。



神宗元丰八年乙丑(1085 八十二岁
三月戊戌(初五日),神宗卒,皇太子煦即位,是为哲宗。
据《宋史神宗纪》。

五月戊戌(初六日),诏责授汝州团练副使、本州安置苏轼复朝奉郎、知登州。

八月丁卯(初六日),苏辙除秘书省校书郎。

九月己酉(十八日),苏轼以朝奉郎除礼部郎中。

十月丁丑(十六日),苏辙除右司谏。十八日除起居舍人。
以上据《苏轼年谱》卷二十四、《苏辙年谱》卷九。


哲宗元祐元年丙寅(1086 八十三岁
闰二月丙午,苏辙上《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》,侠旋改为放逐。
  
《状》见《栾城集》卷三十七。谓侠以言事获罪,逮今十年,屡经大赦,终不得牵复。《长编》卷三百六十九本月庚戌(二十二日)纪事:诏英州编管人郑侠特放逐,便仍除落罪名,尚书吏部先次注旧官,与合入差遣。从监察御史孙升、右司谏苏辙所奏也。

郑侠上启苏轼,乞归。

  
《西塘先生文集》卷八《谢苏子瞻端明启》云:漂泊靡届,忽逾星纪之周。苏辙《乞牵复英州别驾郑侠状》谓侠流放以来,逮今十年。状上于元祐元年闰二月十八日,启上于此略后,今次此。启又云:不幸奸孽暗藏,良遇中变,风波横起,纷扰更深,至于乃今,不异前日。……以平日所预言而不得言者,倾竭于冕旒之前;以平日所欲行而不得行者,抖擞于钧轴之上。……乞焉东归,守先人之屋庐。

九月丁卯(十二日),苏轼以轼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、知制诰。

据《苏轼年谱》卷二十四。

 

(待续)